|
在当下以及未来长期的作风建设中,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关键就在“严”“实”“长”字上下功夫。作风建设必须严字当头。从诞生于革命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如今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我们党的严格纪律塑造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是党所向披靡的一大法宝。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因此作风建设要在“严”字上狠下苦功。要从根本源头上正本固元,坚持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用刚性的规定和严格的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守纪律,锤炼过硬作风,经得起人民群众火眼金睛的考验。作风建设必须落在实处。小洞不勤补,大洞无布补。作风建设要落在实处,并非是说有一个集中连片的大块实在处让我们去落实,而是体现在生活、工作、学习的细节处,只有深入抓,从细节上抓,方能见实招。同时,要让作风建设落在实处,就必须有“实”的精神与态度,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主动作为,将敢不敢担当、想不想担当、能不能担当融于心、见于行、成于效。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因发展心切而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一如既往敢为人民担当、想为人民担当、能为人民担当,更要作出实际效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作风建设明显好转。作风建设必须日以为常。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到,作风建设一定要咬住“常”、“长”二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自建党以来,作风建设一直是我们时刻面对、亟需解决的永恒话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及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四风”等不良作风表现形式繁多,形成原因复杂、顽固性反复性强,绝不是在某一时期或者凭借某一手段就能彻底根除的。因此作风建设要在“常”字上稳扎稳打,通过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等举措,将作风建设有机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以及学习生活中,让抓作风、反“四风”成为常态,通过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党员干部中营造优良的党风政风,从而带动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症结就是没有抓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则放任自流。”可见,作风建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陈尧) |
|